上世纪80年代初,福建省永定县湖雷镇兰屋村的兰招衍在福建中医学院毕业后,被分配到县级医院做医生,不安分的他做了几年的主治医生后,再也不愿意墨守成规。他放下手术刀,丢掉铁饭碗,在报纸和电视上收集致富信息,靠非凡的眼光和敢于吃第一口螃蟹的精神,在闽西山区农村闯出了一条养殖山鸡、野猪、野兔等特种动物的致富之路,成为养殖行业中闻名全国的“特养大王”。
1995年,兰招衍在上海卖山鸡时意外的发现野兔在市场上每公斤达30元,而且极为畅销,他想,家乡常有野兔出没,若能象以前驯化山鸡一样,将野兔驯化杂交,变野兔为“家野兔”,不仅可以集约化规模养殖,帮助农民脱贫致富,还可出口创汇。于是,他在专家的帮助下,从市场上高价收购野兔、野猪进行人工驯养。
野兔天生野性强,尽管兰招衍对这些野兔关心倍致,细心照料,但由于收购的野兔因环境、饲料改变较大,加以野兔天生胆小,也由于野兔不适应人工环境,限制了野兔的野生习性,加上兰招衍第一次养殖没有经验,有的撞得头破血流,故收购的野生野兔成活率很低,多以死亡告终,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,300只野兔所剩无几。可他没有气馁,他用仅剩的几只野兔搞实验,分类试养,并专门走访了畜牧专家,学习野兔养殖技术。兰招衍重新扩大场地,在院内种植牧草,为野兔营造仿野生环境,在土质松软、地势高爽的地方建造兔场,任野兔打洞造窝。
为改变野兔胆小、不敢与人接触的习性,兰招衍对幼兔采取特殊的驯化措施,采取仿野生驯养法,将刚满月的野幼兔与家幼兔一起混养,并在兔场内放置一些兔笼进行特殊的驯化,这些野兔长大后野性明显减弱了,死亡率也几乎降到零。
为此兰招衍使出的第一招:就是将这些野兔放在天然的状态下进行生态养殖,结果成活率达85%以上。但是仿野生驯养管理不便,不利防疫,且养殖密度低。针对这种情况,兰招衍想采用养家兔的圈养方式进行,但圈养野生野兔又容易死亡,于是他想出第二招:用野兔与本地兔进行杂交,产生杂交一代,然后又将杂交一代母本与野生野兔父本回交,产生第二代杂种。杂交二代野兔(又叫特种野兔)外形与野兔基本一样,且风味、口感也与野兔相当。另外,杂交后野兔具有明显的优势:性成熟由原来的一年提前到5-6个月,成年体重由野生的3.5斤,提高到4.5斤,产仔也多产2-3窝,每窝多产仔2-5只,达6-8只/窝,另外,一个很重要的优势就是野兔因太野不能在室内驯养,极易撞墙而死亡,而杂交野免具有与家兔相当的温驯,不会见人就撞墙而死亡,这为规模化养殖创造了条件。
兰招衍的第三招就是防病不用抗生素药物。因为他的野兔肉大部卖给兔肉加工厂生产野兔罐头加工出口。而国外对药物用量要求很严格,为此,兰招衍使用中医添加剂。由于他的野兔抗病力很强,本身比家兔更为抗病,一般不会得病,平时只要用EM原露或“绿宁”生物药就可以调节肠道,增加抵抗力,达到治疗的目的。
兰招衍驯养野兔的第四招是:利用频密繁殖来提高野兔的繁殖率。在母兔产完仔后的第二天马上配种,并加强母兔的营养,使母兔一边怀孕,一边哺乳。30天后再断乳,让母兔休息20余天再生下一胎进行哺乳。这样,野兔可一年生7-9胎。利用频密繁殖,即母兔产仔后第2天配种,让仔兔在30天断乳后再养一个月就可达2.5-3斤即成商品兔,这样的兔既好养又无病,长得快,肉质香醇、细嫩、口感好,让人百吃不腻.
有了这些经验后,兰招衍继续投资60万元扩建了野兔场和野猪场,不到一年的时间,便繁殖了25000多只野兔和600多只野猪,除出口外全部卖到城市酒家宾馆,年创利近100万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