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案提示 他们没有用投资者的钱买过一只獭兔。事实上,截至案发为止,赵振海的公司充当招摇撞骗幌子的獭兔还是只有2000多只。可如果根据投资额3.5亿推算的话,该公司至少应有140多万只獭兔。
2006年2月28日,春节浓浓的节日气氛刚刚散去。一起震惊了整个辽西的集资诈骗案就在这天下午,在辽宁省朝阳市中级法院第二审判庭内开庭了。整个审判庭庄严肃穆,鸦雀无声。当法官将法槌重重落下之时,一起借养獭兔集资诈骗3.5亿元的案件,尘埃落定。被告人赵振海、赵振水犯集资诈骗罪一审被判处死刑,剥夺政治权利终身,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。
他们兄弟俩真实应了那句老话,“有福同享,有难同当”
为了暴富,精心策划设骗局
赵振海和赵振水是哥俩。赵振海今年47岁,赵振水今年43岁。他们家住朝阳市城郊,家里祖祖辈辈都是老实厚道人。与许多同龄人一样,在过去的年代里,他们也挨过饿受过苦。不甘心受穷的哥俩,总想有朝一日发大财。
为了发大财,赵振海曾开过制鞋厂、汽车配件公司、砖厂,还搞过配件生意。尽管搞了如此多的生意,但他并没赚到多少钱。比起那些腰缠万贯的老板,赵振海觉得自己太差了。他认为:只有做无本生意才能赚大钱,才能过上整天出入高级酒店的奢侈生活。
机会来了。2001年,赵振海获悉了国家鼓励个人养殖獭兔的信息。在没有多少资金的情况下,他抱着想干事就得冒风险的暴富心态,投资10多万元开始了自己的“事业”。而此时他所谓的经营方式,其实就是搞非法集资。可要达到这个目的,首先必须有自己的公司。按有关规定,成立公司必须两人以上。
2002年4月,赵振海找到了朝阳市双塔区的沈某,将情况说明之后,得到了沈某的同意,同时沈某也出资了8万元。他们在朝阳市工商局注册成立了朝阳市麒元技术养殖有限公司。2002年6月,赵振海想将公司办成“赵氏”自家的公司,沈某看出这一苗头后,就退出了公司股份。这下倒遂了赵振海的心,他随之将这部分股份转让给了弟弟赵振水。
2003年5月17日,赵振海兄弟俩将公司更名为朝阳市宝骐技术养殖有限公司。公司更名后,赵振海担任了执行董事及法定代表人,弟弟赵振水任该公司监事。经过一年多的时间,哥俩的注册资金从十几万元猛增加到300多万元。据赵振海后来交代:这些资金他都是靠“融资”弄来的,而他所谓的融资就是诈骗。在一年的时间里总共集资诈骗1000万元左右,除了用于注册资金的300多万元外,哥俩用这些钱在龙城区七道泉子镇北三家村建了占地面积30亩的厂房,购买了价值60万元的设备。其经营的范围是獭兔、禽类、蚁类饲养和销售。
为了敛财,撒下大谎骗巨资
为了聚敛钱财,赵氏兄弟以高额回报为诱饵,在省内外多家媒体上大肆鼓吹其公司实力雄厚,养殖獭兔利润可观,前景无限,返款及时。投资1万元就可纯赚4500元,投资者可任选放养或代养方式到公司来投资。在对外宣传资料上,他们以介绍公司发展前景为主,而对集资之实却闭口不谈。
为诱骗更多人到该公司投资,他们以口头不公开的形式,按10%至15%的提成比例,先后在沈阳、盘锦、营口、抚顺等地发展了20多位代理商。为了拉住代理商,他们还报销代理商的路费和住宿费。
由于媒体的强大宣传攻势,代理商的“言传身教”,再加他们许诺给投资够1万元的投资者60元路费和不超过20元住宿费的“小恩小惠”,前来考察的投资者蜂拥而至。为了避免露出集资诈骗的本来面目,他们虚设了信息部、放养部、财务室、办公室、养殖场等机构。其实这些部门都是聋子的耳朵——摆设而已。而投资者对他们深信不疑,将辛辛苦苦积攒下的钱都投到了这个“黑洞”里。
据一位知情者介绍,赵氏兄弟的那些代理商为多得提成,也在投资者中选择“有能力”的人进行了提成再分配,疯狂培植下线。赵氏兄弟集资诈骗的3.5亿有三分之一是通过
[1] [2] [3] 下一页